新股海力风电301155行业分析
新股海力风电301155。发行价60.66元,市值98.9亿。募集资金13.5亿。
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8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作为国内领先的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凭借技术工艺、客户资源、产能布局、经营规模、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竞争优势。公司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高水平、高规格的研发平台,曾荣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并被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评为“全省机械行业创新型先进企业”。公司主要客户为中国交建、天津港航、龙源振华、韩通重工。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大金重工、泰胜风能、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公司所属证监会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行业平均市盈率47.68x。
行业分析
1、全球风电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异常气候等领域的日益重视,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加快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2015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常规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标志全球电力系统的建设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实现化石能源体系向低碳能源体系转变,最终目标是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时代。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而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 100 多个国家开始发展风电。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2001 年至 2020 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 23.9GW 增至 742.7GW,年复合增长率为 19.83%。
(1)亚洲、欧洲、北美洲是目前全球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
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大陆地区风能密度较高的区域包括中亚草原、欧洲北海地区和北美大陆中东部地区等,沿海地区风能较大的区域包括欧洲大西洋沿岸及冰岛沿岸、美加东地区和东北亚沿岸等。
上述区域中,欧洲与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先发优势和政策支持等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而以中国、印度、日本为首的亚洲地区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实现了规模上的超越,全球风电产业已形成亚洲、北美和欧洲三大风电市场。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2020年,亚洲、美洲和欧洲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 339.4GW、169.8GW 和 218.9 GW,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约 98%。
(2)行业政策持续支持,助力风电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风电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具有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经济竞争力较强、环境影响微小等优势,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技术之一,各主要国家与地区都出台了鼓励风电发展的行业政策。
未来,亚洲、北美洲及欧洲仍是推动风电市场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2020-2024 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 355.0GW,年复合增长率约 4%。
(3)海上风电细分市场先天优势明显,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现今全球风电开发仍以陆上风电为主,但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效率高、距负荷中心近、土地资源占用小、大规模开发难度低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发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今全球风电开发仍以陆上风电为主,但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效率高、距负荷中心近、土地资源占用小、大规模开发难度低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发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我国风电行业发展概况
(1)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风电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明确的规划和不断更新升级的发展目标。
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9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26.8 GW,同比增长 26.68%;2019 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236.3 GW,同比增长12.78%;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比重从 2000 年的约 2%增长至 2019 年的 约 36%,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
(2)新增装机向东中部负荷中心转移,地区结构不断改善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风电开发以陆上风电为主,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该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往往电力需求不旺盛,风电就地消化较难。
同时,国家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资源开发速度,对风电外送条件影响较大影响,导致风电产地与消纳地的空间错配。
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对特高压电网等基础设施持续建设投入,富余风电外送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弃风率持续降低。
但实现风电远距离输送仍需要对电网基础设施持续进行投入,且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近年来风电技术发展较快,尤其是海上风电方面降本增效成果较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成为可能,而东部沿海地区也恰为电力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充分满足就地消纳条件。
因此,国家通过新增装机布局转移也能较好的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3)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运维经验及行业标准不断丰富完善,海上风电已具备完整开发体系
我国海上风电经历了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发展阶段。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主要包括风电设备零部件厂商、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场施工商、风电场建设运营商等,伴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产业链各环节也在不断成长和完善。
从海上风电关键技术、海上风电运维经验以及海上风电产业服务体系来看,我国都已取得诸多突破。
同时,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相关政策、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的产业服务体系得到了不断积累和完善,为下一阶段海上风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财务状况
2018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70亿元,14.48亿元,39.2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2.48%;净利润分别为0.50亿元,2.09亿元,6.7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68.24%。受益于国家对于风电产业的支持、“抢装潮”下下游客户投资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公司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净利润的增幅大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主要系公司综合竞争力增强、议价能力提高,以及规模效益逐步体现,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所致。2018-2020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6.35%,22.86%,23.60%。主营业务中,占比最高的是风电塔筒,占31.28%。
结论
预计上市每签获利4.5万,后期一般关注。